“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春节期间,许多侨胞回故乡与家人团聚,而江口调解衔接联络点和服务站也热闹了起来,“有回来时我都会去调解联络点坐坐,闲聊时人们总爱提起本地版的‘让墙诗’”,来自江口石庭的侨胞老林说。
莆田市涵江区是我省著名的侨乡之一,全区总人口有43万多人,其中侨眷属有20万多人,而旅外侨胞则多达80万多人,并有侨资企业320余家,出国“淘金者”多、侨资企业多、华侨留守家庭多,形成了辖区内典型的“三多”现象。由此所产生的涉外涉侨婚姻家庭纠纷、经济纠纷和涉企劳资纠纷等问题愈发突出,如何调解处理这些纠纷,成为摆在当地法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联侨聚侨建机制
杨某常年居住在澳门,他在涵江老家的祖屋与唐某的家相邻,双方原先约定各家围墙的墙檐必须在30厘米以内,后来唐某擅自在自家墙上搭盖起防雨棚,影响到杨某家的通风采光和排水,双方为此争执不下,并诉至江口法庭。
“涉侨涉外矛盾的调解、审判工作比较特殊,也比较敏感,稍处理不慎,对海外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涉侨纠纷案件,江口法庭庭长李莹恒坦言不好处理。
江口法庭受理此案后,法官召集了双方当事人到纠纷现场,并邀请当地侨联特邀调解员卢国珍前来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调解中,法官向原被告讲述了“六尺巷”的历史典故:话说清朝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他收到家信,家人信上说为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帮忙打赢这场官司,张英坦然一笑,挥笔写下“让墙诗”,家人见信,便退让了三尺。见此状况,邻居羞红了脸,后来也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
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让杨某和唐某的情绪缓和不少,特邀调解员卢国珍便顺水推舟,继续耐心说道:“邻里关系要比砖瓦更重要,而宝贵的生命和时间也远比纷争重要得多。”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劝告中,双方最终在调解室内握手言和。
2012年,涵江区法院与区侨联联合成立调解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在江口法庭设立“涉港澳台侨民事审判合议庭”,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实现涉港澳台侨案件的归口管理和集中审理。同时,打造聘任调解员和特邀调解员两支队伍,结合实际开展引导诉讼、诉前调解、协助调解和委托调解等工作,在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和维护侨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侨搭桥促调解
近日,在江口法庭调解室内,涵江法院台胞调解员老陈圆满地调处了一起涉台离婚纠纷案。陈某系涵江区人,3年前经人介绍与来自台湾的商人郭某认识,在朋友的撮合下,双方不到1个月便办理了登记,而郭某在领取结婚证后第3天就回台湾了,并声称准备为陈某办理入台手续,让陈某耐心等待。岂料,正当陈某期待一场花好月圆的两岸姻缘的到来时,郭某却失去了联系,而这一等就是3个春夏秋冬。
法院受理案件后,当郭某知悉法庭工作人员找他系因陈某起诉离婚一事时,便消极抵触,不配合调解等工作。这时,同是台胞的老陈用闽南话与其沟通,直接拉近了与被告的距离,郭某也开始愿意与老陈进行沟通交流,接着,老陈结合台湾地区的区域和民俗等文化以及大陆的相关法律规定,对原、被告进行释法明理工作,最后,双方终于同意离婚。
“与侨联建立调解衔接联络点后,熟悉侨情的调解员们带着感情去处理纠纷,不仅可以成功化解矛盾,而且还能使双方自愿履行义务。” 李莹桓庭长对此深有感触。
据悉,自2007年10月侨联调解衔接联络点设立以来,调解的案件质量过硬,经过调解的案件没有一件再上诉,促进了侨乡的稳定与和谐。
打造“三维侨益圈”
去年,该庭接到一起财产纠纷案,但当事人一方却在境外,一时找不到人,而另一方当事人却家庭困难,急盼案件得到解决。
对此,法庭在考虑到双方的具体情况和诉讼成本后,决定在联合侨联力量的基础上,寻求与公安边防的合作。于是,在法院“法”的优势,侨联“侨”的特点和公安边防“警”的合力下,互助联动,顺利找到双方当事人,并且通过网络视频互相沟通,在多方见证和协调下,双方圆满达成调解协议。
近年来,由华侨留守家庭引发的婚姻纠纷、赡养纠纷以及涉侨涉外侵财侵权等各类矛盾的日益增多,2013年8月,江口法庭与江口侨联和江口边防派出所三方合力,共建了“关爱华侨留守家庭服务站”,一个个用心、用情的关爱,不但成功调解了纠纷,更是赢得了广大侨胞的信任,许多侨胞回乡后,总爱到江口调解衔接联络点和服务站“串门”,不少侨胞还把这里唤作“温馨的港湾”。
“法院、侨联和公安边防共同打造的“三维侨益圈”, 进一步夯实了调解工作的群众基础,不断深化涉侨案件调解机制,以便更好地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和维护侨益,为侨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李莹桓庭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