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庭是法院的窗口与名片,
是当事人走进法院办事的第一道关口。
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
立案庭法官的一天到底是怎样的呢?
借助“今天我当班”这个活动,3月4日,小编带您走进涵江区人民法院,在忙碌的诉讼服务大厅里全方位感受立案庭法官的风采。
镜头1:诉讼窗口
上午8:30,法院开始忙活起来,前来开庭的、立案的群众陆陆续续通过安检进入法院,立案庭也迎来了一天最忙碌的时候。
“您的起诉材料有遗漏,您还需要准备……”
“别着急,你慢慢说,符合立案标准的案件我们都会受理的……”
“你没有准备起诉书吗?”
“起诉书要写什么内容,我不太清楚。”
“没事的,可以当场写,我教你”说完,立案庭干警便指导他按照起诉书的模板详细填写具体的个人信息和诉讼请求。从材料审查到完成立案,担心当事人不明白,对于每个细节干警都一一做了解释。
取号、叫号、引导、网上立案、电子查档、12368诉讼服务热线、收费退费……立案庭的干警们,有条不紊地耐心接待群众。
镜头2:立案大厅区
环顾整个大厅,小编注意到,在便民服务区,写字台上摆放着公民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等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申请书范本等,还为当事人配备了书写桌椅、饮水设施、报刊,免去了以前因文书填写不规范而来回奔波的周折。在细节处,可见贴心。
小编了解到,由于立案的很多群众因诉讼案件情绪激动却又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导致立案法官需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详细解释。近几年,涵江区法院建立了导诉、庭长值班、志愿者服务等,向更多的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指导诉讼程序和注意事项,极大地便利了群众,也提高了立案效率。
镜头3:调解室
除了诉讼服务大厅外,还配备了调解室。立案庭庭长王德辉介绍说,面对案件数量持续增长的态势,我院积极构建纠纷诉前调解和立案后的“调解 速裁”的诉讼前端调解分流机制,这种诉调对接机制让一些小纠纷、小矛盾迅速得到化解,不仅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成本,也为法官办案“减负”,实现了双赢。
下午2:50,在体验过立案前台的工作后,小编跟随法官来到调解工作室旁听了一起诉前调解。
在现场,法官耐心疏导当事人的情绪,详细阐明诉讼的风险,积极寻找调解的突破点,主动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并适时给出指导意见。经过法官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在法律框架内达成初步和解,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和反复。
镜头4:办公室录入
17:20,立案的群众慢慢散去,一天的忙碌暂告段落。
此刻,书记员黄琪还在办公室将案件录入系统,“今天受理的案件有点多,我从早上就开始录,录到现在手上还有一些。”她表示,近年来,随着当事人法律意识增强,案件也逐年增加,有时候录信息都忙不过来。
“引导、解答、录入、调解……连轴转的一天,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啊,痛并快乐着。”立案庭书记员黄琪笑着说。
长城壮美,始于一砖一瓦,在基层法院,很多法官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小小的窗口,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故事,来不尽的当事人、听不完的故事、立不完的案件。干警在接待当事人时,不仅要审查资料,完成立案,还要对立案后的案件进行排期送达,这样的工作繁复却更需加倍用心。
这是涵江区法院立案庭法官们的缩影,他们日复一日,凭着心中的那一份执着,只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